小道无心 发表于 2020-1-24 13:10:34

从曲堤镇到新发地,小镇里的黄瓜大产业致富经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RoTGEuJDETbsQc在济南往北不远的地方,就是黄瓜小镇——曲堤镇。小镇曾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是典型的农业镇。自从调整种植结构以后,全镇规模化用大棚种植黄瓜。20多年来,这里逐渐形成天下重要的黄瓜供应基地。“曲堤牌”黄瓜成为天下驰名商标。
有种植户一年可收入五六万元
腊月二十九黎明,浓雾锁住视线。破晓5点,杜长建驾驶电动三轮车驶出赵家村。电动三轮车是黄瓜种植户普遍的运输工具。每一天,种植户都用三轮车载着黄瓜行走在黄瓜市场里、去往温室大棚。
温室大棚后背和两翼由一米厚的夯土墙筑成。斜坡则是水泥柱子、竹竿和铁丝搭架覆上薄膜。大棚最高3米有余,最低1米,缓坡覆膜向阳。晴日,阳光投射薄膜大棚内升温。缺少阳光的阴雨天或者夜里,薄膜上则被覆盖厚棉被和草苫保温。
杜长建的温室大棚长30米,占地8分(约533平方米)面积偏小。这样的大棚不需要太多劳动力管理。当地规划的标准棚长60米,宽12米左右,占地一亩。
曲堤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高涛告诉新京报记者,“曲堤镇有温室大棚26000个,加上行政范围之外的大棚,曲堤镇黄瓜市场辐射5万亩种植地区,年产黄瓜超10亿斤,交易额达15亿元。”
按照估算,杜长建这一年可收入五六万元。他和采购商形成疏松的供应关系,从不愁销路。温室大棚里只要有产出,可直接供给采购商。
这一日,向北京运输黄瓜的一家采购商预订了他的黄瓜。采购商几乎都有自己的长期供应农户,这能保证采购商在更短的时间内备足货量。据黄瓜市场的管理人员介绍,黄瓜市场日均交易量可达160万斤,规模庞大。
卷苫前,大棚伸手不见五指。杜长建靠头灯资助遴选成熟的黄瓜。他把新摘完的黄瓜摆齐放入筐中,每筐黄瓜重约40斤。按照管理的要求,他把自己的名字贴在每筐的封口处,运上车。这一筐黄瓜无论售卖到那里,在终端的农贸市场都可以追溯到他的大棚。
今天他共摘了300多斤,这是他每次售卖的匀称量。按照预估价格,他至少要卖1200元。这是一笔不菲的日收入。
但是囿于气候和种植面积的问题,杜长建的温室大棚隔天才会产足这些量。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RoTGEupCetFlmN新鲜黄瓜可在当日下午抵达北京新发地
黄瓜市场距赵家村仅4千米。清早的路上散落着样式相同的黄瓜运载三轮车。北纬37度线高出这片平原,适宜的气候仿佛特别青睐这里的种植户,恩赐了卖相和口胃都不错的黄瓜。“同类品种中,我们的价格都会贵一些,需求量也很大。”高涛告诉新京报记者。
杜长建到市场打听价格,有了一个心理价格。这一日的一级黄瓜价格大约每斤4元。按照约定,黄瓜卖给采购商。
市场的黄瓜分为不同级别。黄瓜的长相是分级的主要依据,一级黄瓜长度35厘米,周身带刺,瓜头带花。刺和花代表了新鲜度。除此之外,黄瓜市场另有专门检测室随时抽检农药残留。及格之后,这些新鲜的黄瓜在当天下午抵达北京新发地市场,第二天就可以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日日如此。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RoTGEvKFNvRcDz繁荣的交易造就了中国最著名黄瓜供应基地之一和国家黄瓜种植示范基地。上百家采购商盘踞在小镇市场,他们用厢式货车把收购的黄瓜运往天下各地。在准入地的市场,他们把黄瓜贴上他们各自的品牌销售。
曲堤牌黄瓜并未深入消费者。但是最为一个巨大的供货市场,采购商深知其名。济南的家家悦超市越过中间商直接在这里设置了采购点。
市场五点开始有人,一直会连续到中午12点。因为是供不应求,一些不愿供给固定客户的种植户则把三轮车有序次地分列等待挑选,卖者买者的讨价还价。但在市场的机制之下,价格基本趋同。一位采购者几番论战之后,以4元一斤的价格带走了一车。
公司化运营,有望构建黄瓜全产业链
采购商进入市场,会把采购款打入曲堤镇黄瓜市场公司账户。作为结算平台和物业企业,它要保障交易两边的长处。而且在每斤交易中两边各收2分钱的管理费。这些管理费用于基建和卫生打扫。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RoTGEvv3gnccio现场结算中,两边在交易客户端上各自刷卡。这一操作之后,钱款就圈定到了种植户的卡上。采购商在完成本日的交易之后,需要把交易单交到市场公司举行核对,完全无误之后,钱款才真正打入种植户的卡里。“我们为了保护两边的钱款安全,交易确认之后,每一笔流向都很清晰。农户安全收到钱,采购商也制止了打错款。”曲堤镇黄瓜公司总经理史波告诉新京报记者。
这家蔬菜公司原是政府的一个小组,后来形成公司化运营,主要服务黄瓜市场物业管理和市场开拓。
在曲堤镇党委书记张瑞刚的一份发言文件里,张瑞刚构想通过黄瓜实现三产融合。黄瓜食品、果汁、美容产品等功能性产品研发生产。构建以“黄瓜+”为特色的复合型产业体系,实现黄瓜全产业链。实现产业竞争从产品竞争向产业链条竞争转变。推广“互联网+”“旅游+”“生态+”发展模式,推进电子商务、田园风光、农耕采摘体验、乡村旅游等扶贫办法,实现“产业链相加、代价链相乘、供应链相通”,释放“新六产”带动效应,带动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杜长建并不关心这些他改变不了的东西。他接受遴选的种源和农药、接受农业专家的培训、接受镇政府联合银行提供的无息贷款。
蔬菜公司为了黄瓜质量严格控制种源,遴选和育种之后把种苗提供给农户。黄瓜入市场之前,检测室对农户黄瓜举行抽检农药残留。杜长建习惯了各种步骤。近十年的种植经验里,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落秧、什么时候喷药……他对每一个操作都稔熟于心。卖完这一车,他将回家休息一日,等待春节。
市场上的采购商的车辆多已停运。少数会继续收购,节日无休。一位采购商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在黄瓜市场以及湖北市场都有货店。营运的日子里,他们每天往返。但是遗憾的是,他们今天的采购量不敷一车,需要囤积一日第二天运走。市场周边因为市场衍生的农药肥料生产资料、农科技术服务站、快餐业也都要过节歇业。
这是一个不平常的大产业,农民得益于此,生存逐渐富足。这是一个北方传统的小镇,对春节布满仪式感。
新京报记者 刘成伟
编辑 王宇 校对 李铭

免责声明:抓取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曲堤镇到新发地,小镇里的黄瓜大产业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