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资讯] 草原上唱响致富希望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6 05: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系我时请注明是在中国莲藕网(www.Yzooo.com)看到的信息,谢谢。
泉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宝日勿苏镇赛音勿苏村村民赛音巴雅尔抱着自家改良后的肉羊。 本报记者 郭静原摄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注重牧区产业布局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加大退牧还草力度,推动牲口品种改良与舍饲圈养,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旗饮水、住房、教育、医疗等得到充实保障,牧区人们走在一条奔向致富的“盼望路”上。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以产业扶贫为核心,搭上牧区产业布局调整发展的“顺风车”,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旗饮水、住房、教育、医疗等得到充实保障……现在,草儿绿、羊儿肥,村村通了水泥路,牧区人们走在一条奔向致富的“盼望路”上。
抗旱:品种改良护生态
巴林右旗位于赤峰市北部,其中蒙古族生齿9万人,占生齿总数的48.3%。对于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来说,草原就是他们生命延续的依托。
“上世纪80年代,右旗的草场上有300多种草,可现在只剩下虎尾草、猪毛菜这些一年生的速生草,一旦缺少雨水,草就不长了,而其他多年生草种因为长得太慢,几乎绝迹。”农牧局科秸股股长周景云告诉记者,比年放牧导致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草场退化严重。
“2016年旱情严重的时间,家家户户没能存上过冬草料,无奈只好大量出售羊只,活羊价格大幅下跌,一只母羊带羊羔也就卖上200元。”宝日勿苏镇党委书记孟和巴特尔说。
抗旱,成了草原谋求生存的为今之计。可巴林右旗是以畜牧业为基础经济的农牧业旗,如何走出超载放牧与草原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固然是既要改善生态,又要保住牧民们的饭碗,加大退牧还草力度,推动牲口品种改良与舍饲圈养。
宝日勿苏镇赛音勿苏村村民赛音巴雅尔的家里有500多只羊,其中130只已被预售。2018年秋天,赛音巴雅尔的妻子在嘎查支书领导下,到邻市通辽学习肉羊改良技能,回到家夫妻俩就忙着加快自家羊群品种的改良。现在圈舍里的羊膘肥体壮,正是因为改良母羊繁殖能力强,“原来我家本地羊品种长得慢,一年才产一茬羔。改良后年产两茬羔,百只基础母羊产200余只羊羔,每只可卖到六七百元”。
“在不增加饲草料的情况下,牧民挣的钱更多了。”孟和巴特尔兴奋地说,随着肉牛、肉羊人工改良的高潮兴起,一批批外地购畜车辆来到镇里,越来越多的改良技能员在牧民的养殖棚圈忙碌。2018年,全镇肉牛、肉羊人工改良率分别达97%和60%,为养殖户增收近万万元。
品种改良既创数量又保质量,宝日勿苏镇的改变是一个缩影。巴林右旗农牧局副局长宋凤波先容,2014年至2017年,巴林右旗落实项目资金7410万元,主要用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基础母畜购买及改良,同时出台每只羊补贴50%改良费的政策;短诨有落实产业项目的村,2018年投入资金6236.9万元,购进基础母羊、母牛和肉驴,新建设施农业冷棚15处,覆盖贫苦生齿7751人。
添绿:种养循环增收益
草原上盛行这样一句话:“为养而种、为牧而种、过腹转化、稳羊增牛。”农牧业布局调整不是一味做“减法”,面对有限的耕地,农夫种什么主要看效益,来不得半点马虎。
巴林右旗巴彦塔拉镇宝木图村的蒙古族大哥李振国舍饲圈养着60多头肉牛,还承包了1300亩地种植农作物,是村里远近著名的“新型农牧民”。不外,这位种养大户也曾尝过血本无归的苦头。
过去他跟风放养奶牛、种植玉米,却遇上养殖本钱增加、玉米库存过剩导致价格急速下跌的困境。“2014年,由于天气干旱导致产草量严重下降,1斤玉米卖八毛五,可用来喂牛羊的青干草1斤就要九毛。”李振国参加了旗里组织的农牧业技能培训班,改种国家鼓励的全株青贮和其他经济作物,开始圈养更受市场接待的肉牛。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青贮种两季,资金投入和种玉米一样约700元,能产六七吨全株青贮,加上“粮改饲”全株青贮每吨补贴50元,一亩地的实际投入才400元。而一头牛一天要吃约25斤青贮,本钱只要3元左右,一年大概消耗1.5亩地的青贮产量。
“一头牛犊子能卖上七八千元,刨除养殖本钱,养殖户可以净赚三四千元。”李振国把这一种养模式称为“过腹增值”。“地里产的青贮饲料一点没浪费,全让牛吃了,牛倾轧的粪便则用于种植青贮,形成粮食生产的全产业链绿色循环。牛成为消耗地上资源的‘小型加工厂’,我们再也不用‘靠天吃饭’,这是件顶划算的事儿。”
2018年3月,巴林右旗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区开始规划建设,利用的正是李振国的1000亩地。“我们负责在这片土地上试验新品种、提供技能指导,围绕发展节水农业、控制用水量和减少化肥、农药利用量进行标准化种植。”巴林右旗畜牧业现代办副主任赵海春先容,12个种植区域共试验种植26种作物260个抗旱能力强和生长周期短的品种,盼望通过园区示范引领,动员农牧民公道调整种植业布局,实现农牧业增产增效。
试验田中的作物翠绿挺秀,充满着勃勃生机。豆类、青贮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高粱、果蔬药材……一块块标示牌耸立在田间地头。李振国也有了新身份——园区管理员。2018年,巴林右旗新增设施农业2969亩,完成“粮改饲”项目种植任务6.7万亩,惠及贫苦户126户,户均增收1800元。
保鲜:多彩手工艺促发展
多姿多彩的蒙古族手工艺品,曾是茫茫草原上一道活动的风景。随着文化自信的增长和掩护力度的增强,在地区广阔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对民族传统工艺的需求与日俱增。
巴林蒙古族传统手工艺术是蒙古族文化和智慧的沉淀,精湛的武艺与富有人情味的文化底蕴使其一直保有鲜活的生命力。2014年5月,巴林右旗政府投资300万元建立内蒙古巴林民族手工坊有限公司,将具有民族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农牧民组织起来会合开设店肆,免收租金和各种税,仅两项政策就给每户年增收5万元至8万元。
色彩鲜明、纹样别致的服装服饰,用料考究、装饰富丽的马鞍,工序繁杂、武艺精巧的牛角弓……手工艺人现场打造民族手工艺品,孵化承接巴林民族悠久的手工艺品制作文化,来自草原的民族风跃然眼前。
擅长蒙古族传统绣花的参丹在手工坊内谋划着60平方米的服装店,销售自己制作的民族传统服饰。她已开店5年,还教了几十个学生,每年可收入30多万元。
31岁的蒙古族青年轻格勒是参丹的学员,18岁就跟随参丹学习绣花工艺。2015年轻格勒开了自己的服装店,每年收入逾10万元。他制作的传统服饰“巴林女装”,在2017年全国第14届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手工坊对广大手工艺人来说,不但是展示制作武艺、拓宽销售渠道的便利平台,也是大众创新草原文化的同时挖掘掩护民族精美手工艺技能、传承民族文脉、品味游牧文明的平台。”民族手工坊负责人那顺孟和说。
2016年,依托国家民委定点帮扶资金支持,巴林右旗11个项目获得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20万元,项目涉及9个镇。其中,民族手工艺自动化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申请资金20万元。那顺孟和说,该项目还为经过培训的农牧民评定专业职称。停止现在,手工坊已有86家商户办理签订相关手续入驻营业,从业人数超过260人。
那顺孟和说,手工坊与自治区、市、旗人力资源保障、妇联、工会等部分和专业技能学院协作开办手工艺制作培训班以来,每年培训400人次以上。现在,全旗城乡已有近千户家庭到场到手工艺制作产业中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

免责声明:抓取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莲藕信息网 | | 苏ICP备19049782号-3
版权所有:扬州太弍说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GMT+8, 2024-4-28 07:59 , Processed in 0.0573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