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70年代,宝应湖农场看电影、看电视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30 23: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系我时请注明是在中国莲藕网(www.Yzooo.com)看到的信息,谢谢。
上个世纪70年代,宝应湖农场年轻人扎堆,劳动之余没什么文化娱乐生活,每天除了高音喇叭在固定时间播放新闻和样板戏以外,知青们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就算娱乐了,能前后兴奋好几天,哪怕是看过多少回的《小兵张嘎》、《地雷战》、样板戏等电影。在那个年代,因为看电影,看电视还发生许多有趣的事。
全副武装穿雨靴看电影
在农场看电影是刚下放不久的九月。“今晚大队要放电影”的消息在大田里瞬间传开,知青们急切地盼望着夜晚早点来临。我们大队是由老队和新队组成,老队主要是农场老职工和老知青居住,新队是我们73年一批下放的200多个新知青居住。老队和新队之间相距七八华里路程,电影正常在老队露天打麦场放映。收工后知青们早早地吃晚饭,洗涮更衣,女知青们则怀着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心情,更是拿出劳动时不能穿的衣服好好地收拾打扮了一番,在漆黑的夜晚一路唧喳、一路歌声跟在男知青的后面向老队进发…… 电影终于开始了,是部老片《地道战》,尽管是老片子大家还是津津有味的看着,只是新知青们被蚊虫叮得坐卧不宁。农场的夏天素有“三个蚊子一盘菜”说法,尽管是秋天,秋蚊子更厉害,这么香嫩的美味农场的蚊子是不会轻易放过的!再看老职工和老知青们:他(她)们手拿一把大蒲扇或大芭蕉扇,大热天的身穿一套补丁摞补丁的长袖衣裤,脚穿一双雨靴全副武装,在新知青们被蚊虫叮咬得坐卧不宁之时,他们却坦然自得的享受着电影。新知青们终于明白在农场看电影必须入乡随俗,先保护自己才能保证看电影。当严冬来临再看露天电影时已分不出新老知青了,他们不光会武装,为了看电影有时还会创新地把棉毯裹在身上抗击严寒!
第一次看电视“一片雪花”
70年代,电视还是个稀罕物,普通人家根本没见过什么电视。我第一次看电视,还是35年前的事了。76年我们已经是江苏省水利工程总队车船修造厂的农工了,那一年厂里买了一台电视,苏州产的电子管黑白投影电视,日常锁在木头柜子里,要看时必须三四个人配合着抬出来。宝应湖农场属于苏北低洼地区,在电视和电视技术还不普及不发达的年代,光有电视没有任何电视信号,还是看不成电视。那年的九月为了看到毛泽东主席逝世告别实况,厂里决定由三车间的冷作工和五车间钢筋工师傅合作,突击架设一座40米高的铁塔,据说这个高度仅仅到达洪泽湖的底部。40米高的铁塔架好了,将象小飞机一样大的电视天线再架到铁塔顶部,40米高的铁塔上两个钢筋工师傅吃力地转动着天线,下面由电工车间主任负责调试图像,还有来回跑动大声叫喊的自愿者:向左转一点、再向转右一点,一会儿雪花一片、有声音没有图像,一会儿有图像没声音,就这么塔上塔下来回不停地折腾着。有实况电视看的消息不禁而走,大礼堂里的人越聚越多,有几百人等待着。那个年代人们对毛泽东主席怀有深厚朴素的感情,悲痛中因为看不到图像而默默流泪坚持着,谁都不愿离去。当终于有图像又有声音时已经几个小时过去了,到底看到什么已经记不清了。
80年代中期,我家有了一台上海产14寸黑白电视;90年代初期,在出国亲友的帮助下有了一台18寸日历遥控彩电……35年过去了,时代在飞速发展着,国家富强了,社会进步了。如今,看电影有高档舒适放映厅;看电视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什么超薄、高清、全功能电视随处可见。如今,客厅里有大电视,要看大片还有音响配套;每个房间有小电视,就连厨房也装上了电视,还想看点什么、找点儿什么可以上网,新闻娱乐随心所欲在家就能搞定。看着眼前的一切,想起了曾经为看露天电影要来回走十几华里的路程还要全副武装经历;想起了第一次看电视,调试了几个小时眼前一片雪花还在坚持的往事,好象一场不可思议的梦!这就是发展,就是进步…… 原题《看电影,看电视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莲藕信息网 | | 苏ICP备19049782号-3
版权所有:扬州太弍说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GMT+8, 2024-5-18 17:05 , Processed in 0.05839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