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记忆中的广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31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系我时请注明是在中国莲藕网(www.Yzooo.com)看到的信息,谢谢。
  周末,我和妻从县城回到老家,看望父亲。刚进屋看见父亲正在清理家里废品杂物,地上放着一只又破又旧已经褪色的木头匣子,我好奇地用脚把它翻过身来,里面装的是一只已经锈蚀了的小喇叭,那时,我们老家都叫它“广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宝应农村老家,几乎家家户户茅草屋里,都挂着一只圆圆的广播。圆圆的广播上面有两个接线的小孔,一个小孔是接公社广播放大站传输信号的广播线,另个小孔是接在屋内插入地面的地线。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用几块小木板,请木匠师傅打个广播盒子,并用黄漆将广播盒子漆成金黄色,在正面掏个有“五角星”图案的圆洞。并用大红漆把图案漆成红色,再把一块雪白的纱布蒙在图案下面。然后请大队里的广播线路维护员到家里拉线安装。早晨,小广播一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曲《东方红》就像一把响亮的军号,在黑暗中吹起了起床号子。安静的村子立时沸腾了,油灯由东向西一一亮起,男人披衣抽烟,女人翻身下床,柴席的吱吱声,门栓的哗啦声,鸡鸭出圈的扑扑声,孩子们慌里慌张地起床声,把黑暗搅得开始有黑见亮。吃过早饭,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大人们则拿着劳动工具下地干活了。


  那时,我对挂在山墙上的小广播感到很好奇,曾无数次仰着小脑袋,盯着这个神奇的小广播看。我一直都以为有一个像孙悟空一样的人躲在里面说话,并且他会变男女声音,躲在里面还会唱好多好听的戏曲和歌曲。有一年秋天,我趁父母下地干活,和几个小伙伴站在大桌子上,把挂在屋里山墙上的广播盒子偷偷拿了下来,把广播盒子翻过来找,竟然什么也没找着。正在这时,父亲回来了,几个小伙伴都吓得不敢说话,可是父亲并没有责骂我们,他笑着说,“傻孩子,里面没有人,快把广播挂在墙上吧,再找就成傻子了。”看见爸爸没有生气,我们这才把广播重新挂在墙上了。
  印象中,大人喜欢听天气预报,他们关心的范围不大,只听本地的。如果广播里说晴,他们就松了一口气,说:好天啊,赶紧晒晒被子,把该拿出去晒的都搬出去;如果广播里说有风有雨了,他们就一脸的担忧,说自己还有好多活没干完,要赶在下雨前把哪些紧要的事情给办了;如果广播说气温下降,女人们就开始忙着从柜子里取出家里人的衣物。总之,广播成了人们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播里唱的戏曲和歌曲给男女老少也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像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等唱段,以及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向雷锋那样》等重播了几百次,有的连唱词都熟记于心了,但还是听的津津有味,有的干脆站在屋内跟着广播哼唱起来。当然,国内外和本地的新闻,广播里自然会每天按时告诉你。到了中午十二点半,我们坐在桌子旁边做作业,边听小说连播;晚上8点半或9点(冬夏季节不一样),广播里开始响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音乐,大人小孩都知道,广播结束了。广播一结束,大人们都会说,广播都结束了,赶快睡觉。


  时光宛如一列火车,恍惚间,就呼啸而过。如今的孩子,手拿遥控器想听、想看什么节目,手一按就行了。昔日的人们早已忘记了过去的广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莲藕信息网 | | 苏ICP备19049782号-3
版权所有:扬州太弍说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GMT+8, 2024-5-7 19:47 , Processed in 0.05841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